






彭雪枫(1907-1944),原名修道,南阳镇平县城南七里庄人,少时读书习武,曾先后就读于本村私塾,镇平县高等小学、国民革命军陆军十六混成旅军官子弟学校。
大革命时期,彭雪枫在中共党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下,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在北京被推选为育德中学学生会会长,领导全校同志积极声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彭雪枫参加北京“南郊暴动”活动。1930年5月,彭雪枫受中共中央委派由上海到湖北阳新大冶,任红五军五纵队教导处指导员。
在反围剿斗争中,鼓雪枫任红二师政治委员,屡建殊功。1933年,扶州八角亭战斗中,光荣负伤,伤愈后,党组织调他到江西红军大学高级科学习,并任红军大学政委。红军大学毕业,任江西军区政治委员。后奉中共中央之命,任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协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进行军事战略方面的领导工作。
1934年冬,随红军长征,任红五师师长。1935年初,部队缩编,他任红十三团团长,曾两次率部大战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在红一方面军,他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绩卓著。由此,成为红军著名的青年将领。
1936年深秋,彭雪枫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之命,以中共党中央代表身份,秘密前往绥远,与傅作义将军联系,由傅作义将军介绍赴太原,争取阎锡山与红军联合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彭雪枫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对阎锡山进行说服工作,使阎同意中共主张,保持中立。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彭雪枫任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联络局书记。1940年黄克诚任政委,彭雪枫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彭雪枫率领的四师部长受到部伪顽七倍于我的重兵夹击。他坚定地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艰苦斗争。
1944年8月15日,彭雪枫等率四师主力冒暑西征,首战小朱庄,歼灭伪顽合流的3个团,后又击溃敌人两个纵队。豫皖大片土地重新回到人民手中。彭雪枫在亲临前线指挥收复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的战斗中,胜利之际不幸中弹壮烈殉园。不久,党中央在延安,淮北军民在半城召开追悼会,祭奠他的英灵,悼念他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