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黄胄画作200成交 谁为拍卖真伪把关    3星级
黄胄画作200成交 谁为拍卖真伪把关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1446     更新时间:2007/1/23  文章录入:河南收藏



黄胄作品《风尘三侠》在2005年北京荣宝第51期书画精品拍卖会上以101.2万元成交(资料图)

    岁末年初都是艺术品拍卖会最集中的时候,仅去年12月福建就有六七场拍卖会,很多藏家都注意到,在一些规模较小、成交价不高的小型拍卖会上,无一例外地出现齐白石、吴冠中、王雪涛、冯超然、程十发等画界大家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起拍价高不过数千元,还有不少仅从200元起拍。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廉价的名作绝大多数都是赝品。记者也注意到,购买这些拍品的藏家为数不少。为什么这些画能堂而皇之地登堂上拍,谁在为画的真伪把关?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省内一些拍卖行和资深专家、画商及相关部门,了解到个中内幕。

    【现象】

    名作仅数百上千元

    在上个月福州的一场小型拍卖会上,现任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的一幅作品起拍价1200元,新“金陵画派”著名画家亚明起拍价200元,而以画驴著名的画家黄胄一幅作品起拍价也仅200元,并且最终成交价也止于200元。

    而这些名家作品在国内的大拍上却有相当好的拍卖成绩。根据雅昌艺术网个人作品成交价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王明明、亚明、黄胄的作品成交价分别为每平方尺16819元、15365元、41983元,远非省内一些拍卖会数百上千元的价格可比。  

    【原因一】

    拍品拍卖行说了算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国内艺术品拍卖的普遍情况是,送拍艺术品能否上拍,由承办拍卖会的拍卖行自己决定。一般来说,拍卖行会组织有关专家提供鉴定参考意见,或直接由拍卖行自己把关,决定某件作品上拍与否。

    由于是否上拍的最终决定权在拍卖行手中,这很可能导致专家鉴定意见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或要受到拍卖行的左右。省内一资深鉴定专家告诉记者,福州刚兴起艺术品拍卖时,还比较严谨,但随着后来各种拍卖行和拍卖会越来越多,专家鉴定也越来越流于形式。现在往往是,即便专家认为上不了的作品,却被拍卖行睁一眼闭一眼允许上拍。

  【原因二】

    真假作品搭配上拍

    记者了解到,拍品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专业画商和资深藏家,这些人与拍卖行有长期合作关系。

    一位从业人员透露,在长期合作中,拍卖行与专业画商或资深藏家间一般有一条“规矩”———真假搭配上拍。该人士称,“专业人士也有失手买到赝品的时候,因为长期合作关系,这时候拍卖行帮忙‘消化’一下的情况并不少见”。

  【原因三】

    专家成了“万金油”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福州艺术品鉴定人才稀缺,常常是几家拍卖行“共享”同一拨甚至同一位专家。专家不专,成了名副其实的“万金油”。

    一位同时受聘于若干家拍卖行的鉴定专家也表示,艺术品鉴定学问很深,不同的专家都有各自擅长领域,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一位专家从头看到尾,所有流派的字画,甚至瓷器、寿山石、紫砂壶等无所不看。该专家称,由于经常要鉴定自己不够了解的东西,因此发生专家看走眼的情况也不奇怪。

    【原因四】

    画商包办拍卖会

    记者从拍卖市场获悉,目前福州除若干家鉴定实力较强的拍卖行能自行组织拍品外,不少没有鉴定实力的拍卖行都只能寻求与专业画商合作,由画商来组织参拍的所有拍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个别拍卖会90%以上的拍品都来自同一位画商,也就是拍品的组织者。由于商人天生的趋利性,又缺乏其他把关的人,因此这种情况下,艺术品是否上拍实际上是由画商一手控制,赝品上拍流行就不奇怪。

    【剖析】

    拍赝品无法律可管

    一位资深从业人员认为,拍卖会组织者之所以敢为赝品开“绿灯”,很大一个原因是即使买家认为作品有假,顶多就是退钱,拍卖行一般无须承担法律责任。

    据了解,现行《拍卖法》第61条明确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制定这条法规的初衷,本是为保护拍卖公司合法经营的规定,现在却成为赝品进入拍卖会的庇护伞。这样的条款为拍卖行逃脱责任留下了法律漏洞,导致一些拍卖行明知是赝品也公然上拍。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省内对成交后认定是赝品的一般做法是,拍卖行为买家退钱退货。

    一位业内人士称,一场艺术品拍卖会前,一般要报工商部门、文物部门备案,但工商部门的市场法律法规管的是收藏市场的商品交易,文物部门的文物保护法管的是出土文物的收藏与流通。而对买家来说最重要的拍品真伪恰没有相关法律法规适用,也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管。

    中国收藏家协会闫振堂会长曾公开表示,“全国收藏业都没有政府部门专管,使得整个收藏界长期处于法律真空地带,不乱才怪。”

    【建议】

    尽快建立完善的 书画销售代理制

    一位资深专家提出,来源于画家本人的作品,较之来源于市场的作品,其真品几率会高些,因此他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可以先从建立完善的书画销售代理制度入手,使书画家、消费者、国家和中间商等各方面都能从书画市场中获得正当权益。

    记者采访的多位从业人员及相关专家均表示,希望政府部门能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严格管理画廊与拍卖行等主要书画市场,惩处销售假画的拍卖行,使艺术品拍卖走上健康轨道。


  • 上一篇文章: 岭南画派拍场成交喜人 价位有望继续上扬

  • 下一篇文章: 365件艺术品本周六拍卖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安阳多个考古项目发布...
     开封景龙门遗址发掘工...
     许昌新发现古文化遗址...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最新5篇推荐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