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秋庭戏婴图》清 苏汉臣 故宫博物院文物复制(书画卷)160种 (159)    3星级
《秋庭戏婴图》清 苏汉臣 故宫博物院文物复制(书画卷)160种 (159)
作者:henansc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6615     更新时间:2007/12/21  文章录入:henansc

     苏汉臣(11世纪下叶-12世纪中叶)开封人。宣和画院侍诏,北宋末的汴梁人,靖康之难后,跟随宋室,迁居钱塘。详细生卒年已经不可考,他早年曾当过民间画工,宣和年间被征入徽宗画院。擅长画佛像及人物,其中尤以童婴题材最为人所赞赏。
    《秋庭戏婴图》绢本设色,纵 197.5 厘米 横 108.7 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秋庭戏婴图》画风活泼清丽,表现庭院中,两孩在湖石花丛下嬉戏,用笔极为细致,精到而刚劲。设色艳丽,与画面气氛浑然一体,信息传达恰到好处。画的左上方有几行题跋,但非原画所有,旧传此画是汉臣之作,但仅就画面来说,其布局匀称得体,用笔熟练老到,确为功力颇深之人的作品。特别是两孩瞳如点漆,炯炯有神,堪称“点睛”妙笔。本幅画庭院中,姊弟二人围着小圆凳,聚精会神地玩推枣磨的游戏。不远处的圆凳上、草地上,还散置着转盘、小佛塔、铙钹等精致的玩具。背景部分,笋状的太湖石高高耸立,造型坚实挺拔,周围则簇拥着盛开的芙蓉花与雏菊,这样的布局,不仅冲淡了湖石的阳刚之气,也充分点出秋天的节令。
 由于画中姊弟俩所玩的枣子,是中国北方的作物,在当时的江南并不生产。加上全0画的描写,极端细腻、写实,符合北宋末期的宫廷院画特质。根据这项线索,推测此作完成的时间,应该是在徽宗的宣和画院时期。
 苏汉臣是北宋宣和年间的画院待诏,以画儿童题材的作品见长,有《二童赛枣图》、《萱草婴儿图》、《秋庭戏婴图》、《婴儿戏浴图》、《婴儿斗蟋蟀图》等作品,他下笔纤细、准确,善于把握特定环境下儿童的心理动态,并通过儿童的活动来反映风土民情。相传出自其手笔的《货郎图》便是一幅绝妙的民俗画。在商品流通日益广泛的宋代,乡村货郎是极受孩子们喜爱的流动小贩。他们能说会道、走街串巷,用那些针头线脑、花纸糖人点缀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穿戴奇特、货物杂多,所到之处准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画家正是抓住了这一富有情趣的生活瞬间,不仅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而且反映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风俗人物画在北宋末和南宋初达到了高潮,出现了许多篇幅浩大、人物繁多的精品佳作,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一幅千古不朽的艺术精品。在技法上,画家兼工带写,线条流畅,大到广阔的原野、浩渺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房上的砖瓦、门上的牌匾、车上的钉铆,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界尺描摹处不觉得呆板,笔墨挥洒处不显得懈怠。整个画面繁简得法、张弛有序。在细节的处理上,画家不仅注意区别各色人等在服饰、装束上的差异,而且注重刻画人物之间在特定环境下的相互关系。一幅画面竟有500多个人物,有问者,有答者;有呼者,有应者;有卖者,有买者;有忙者,有闲者;有动者,有静者……这其中不乏民俗性的情调、戏剧性的冲突,令人观赏不已、回味无穷。


 

  • 上一篇文章: 《椿萱鹤竹图》清 张羽中 故宫博物院文物复制(书画卷)160种 (158)

  • 下一篇文章: 《冬日戏婴图》清 苏汉臣 故宫博物院文物复制(书画卷)160种 (160)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安阳多个考古项目发布...
     开封景龙门遗址发掘工...
     许昌新发现古文化遗址...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最新5篇推荐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