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月18日),奥运物资拍卖未延续之前的火爆,被打包成18组标的的家具、冰箱等奥运物资,只有4组标的以起拍价拍走。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坦言,流标的数量大于预期,他同时透露,开幕式上的“缶”等纪念性奥运物品将在“十一”后陆续开拍。
■ 现场
遇冷后起拍价降10%
昨日14时许,6万多件来自媒体村的物资开拍。这批物资大到衣柜,小到电水壶等,被打包为18组标的,最小标的的物资也超过1000件;最大标的含5000多件物品,起拍价达37.2万元。据介绍,根据奥组委的要求,D6号楼物资临时撤拍。
一号标的含4907件物品,当拍卖师喊出其总值32.4万元的起拍价后,台下的17位竞买者竟无人举牌。无论拍卖师在台上如何询问,台下一片安静。按照协议,起拍价将下调。
一号标的价格调至29.2万元,但其仍没吸引力,场内很冷清,直到最后时刻,38号竞拍者才以起拍价将其拍走。
一号之后的其他标的都以下调后的价格开始起拍。起拍价降幅保持在10%左右,其中最高的降幅在3万以上,竞价阶梯为1000元,但是响应者依然寥寥。
在整场20分钟的拍卖中,只有一、四、七、八号标的先后以29.2万、11.5万、24.9万和14.2万元的起拍价格被拍走,其他均无人问津。这四组标的共包括了1.3万余件物品,只是整场拍卖的六分之一左右。
■ 探因
标的大加运输难致流拍
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说,14组标的流拍大于预期,他们曾预计有一半标的无法拍出。但熊焰不认为奥运物资拍卖“遇冷”。他说,通过市场调研,作为家具用品,河北及北京周边县市的宾馆应是最大的购买群体,其规模在每套200个房间左右,但这次一个标的最少也含千件物资,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同时,受买者须在本月26日前将物资搬运出媒体村的硬性规定,及北京仍实施的临时交通管制措施,让许多京外用户放弃。“这次参拍的大多是中间商,所以产生流拍。”
■ 进展
开幕式缶“十一”后开拍
面对流拍,熊焰表示北交所已有应急预案,将把物资从媒体村中运出来,然后细分物资,把每一个标的数量变小,再次拍卖。因为目前每件物资均价只有五六十元,故再次拍卖时的价格下调空间很小。
但是熊焰表示,流标也代表着竞拍者对竞拍奥运物资更加理性,他同时透露,那些有明显奥运印记和标识的纪念类物资,比如开幕式上的“缶”等都将在十一之后陆续现身拍卖会。
■ 买家
拍下物资盖宾馆
赵先生
身份:张家口商人
赵先生以29.2万元拍得4907件奥运物资,他是拍卖会首个举牌的人,也是出价最多的人。赵先生说,将用拍得的奥运物资建个宾馆。
被问及价格是否过高,赵先生坦言确实比预期高一些。据预计,把家具运回家需要约10万元。
网上转售供人收藏
王先生
身份:网站工作人员
昨日,拍得奥运物资的竞拍者以北京人为主,来自一家分类信息网站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第二次来参与竞拍,这次他终于拍到了奥运物资。他说,准备与合作伙伴在网络上出售这些物品,给想收藏奥运物资的市民增加一个购买渠道。
■ 背景
8月5日 首批奥运资产拍卖,一批家具和家电以3900元的评估价起拍,最终以23000元的价格成交,增值率达490%。
9月9日 奥运后首次拍卖,来自奥运媒体村的三个标的分别以72.22%、662.5%、20%的溢价率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