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伯年(1840~1895) 送子觀音 水墨紙本 畫心 92×41.5cm

任伯年(1840~1895) 天官賜福圖 設色紙本 畫心 169×94.5cm

任伯年(1840~1895) 樹石圖
水墨紙本 鏡片 30.5×18.5cm
出版:1. 《任伯年百年紀念展覽冊》石印頁,上海,1939年。
2.《任伯年畫集》P476,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年。

任伯年(1840~1895) 紡線圖畫稿
水墨紙本 鏡片 31×14cm
出版:1. 《任伯年百年紀念展覽冊》石印頁,上海,1939年。
2.《任伯年畫集》P466,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年。
任頤字伯年,號小樓,原籍浙江紹興(山陰),畫作落款多喜題山陰任頤伯年。
任伯年作為海派書畫的領軍人物,以其深厚的繪畫功力和卓然超群的天才悟性,不僅拓展了中國百餘年來繪畫程式的傳統規範,也給百餘年來的中國畫壇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並樹就了新的里程碑。
任伯年既為海上畫派巨擘,又為海派畫家旗幟,此稱譽早為畫界所定論。他繪就的以人物花卉鳥獸居多,兼畫山水,為多面手畫家,故有天才畫家之稱,被畫界冠之以曠世奇才,其人物畫更被徐悲鴻稱之:自仇十洲後第一人。
任頤生有二子二女。長男任堇,字堇叔。次男任瑜,字天池。長女任霞,字雨華。次女失考。
長男任堇善跋文,精文辭,亦工於畫。書法尤勝,為鍾繇一路,名重一時。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兼書法大家于右任青睞其才,有意提攜,無奈堇叔不好權貴,性情不羈,酷似乃父,遂失官宦生涯,然毫無悔意,尤為時人稱道。
長女任霞雨華,幼從父,耳濡目染,極具天賦,及長,畫風跡近乃父,鳥獸人物,舒朗清逸,深得家傳神韻。有傳伯年晚期畫作偶由雨華代筆,畫成鈐上伯年印章,幾可亂真。
任頤伯年既是天才畫家,又為多產畫家,畫作散流於外,數以千計,並世無雙。海上書畫收藏大家錢鏡塘一人就曾收藏任伯年畫作達二千有餘,多產之名,實不謬矣。
任頤伯年固為多產畫家,大小畫作盡落大江南北,海內外博物館多有收藏。任堇和任霞作品亦散落外間或藏存各博物館。奇怪的是今任氏後人極少有前賢畫作手澤存焉。這一現象既有遺憾又引為納悶。
近日忽聞滬上任氏嫡傳曾孫珍藏任頤伯年、任堇堇叔、任霞雨華印章百餘枚,並有意供諸於世,不啻天外喜訊。
任伯年早年印章多為徐三庚所刻,後多由吳昌碩執刀。吳昌碩與任伯年常相交往,關係甚密,昌碩印譜中有多方乃為伯年所作,此次亦有缶老佳作面世。且伯年本人亦能治印,印風多為徐三庚一路,瀟灑奇崛,功力不凡,其自用多方,即為自刻,且有邊款刻書畫潤例,大有研究價值。任雨華畫作風韻酷似乃父,深得吳昌碩賞識,特為其鎸刻多枚印章並附邊款,以示親撰。任堇的印章多為一代名家錢瘦鐵,陳巨來,諸樂三等所刻,並有自刻印章多枚,且多為常用之印,彌足珍貴。
任氏印章雖歷經變亂,完備依舊。其中最著名的一方印章應為吳昌碩替任伯年所刻“畫奴”。據任氏後人介紹:吳昌碩為任伯年所刻“畫奴”印章流失在外,為一藏家所收,餘多存之於任氏嫡傳後人。
任氏印章塵封彌久,幾無消息。今重見天日,意義和價值當為海內外收藏家矚目。
此次承蒙任氏嫡傳曾孫提供本公司任伯年、任堇叔、任雨華所用自用印百餘方及書畫、雜項數百件,其中一尊任伯年做紫砂人物最為珍貴。
任伯年來滬後住老城廂三牌樓,雖為多產畫家,但其性孤傲,往往先收畫酬,以維持家用。在此間,又愛好上繪做紫砂壺,每天沈湎於紫砂壺創作中,而荒廢了畫作,客人往往會為畫債上門索要。其夫人為此大怒,把任伯年所作的紫砂壺全部敲碎,其中就有任伯年為紀念其父親任松雲(鶴聲)所作紫砂肖像,此像頭頸處有裂縫而修補,即為當時所損。根據任氏後人曰,伯年所留存於世紫砂壺僅有一把,是贈給吳昌碩的,後吳昌碩捐贈於西泠印社,現藏於西泠印社。
在此我謹代表西泠拍賣公司向任氏後人表示最誠摯的感謝,我們也將拭目以待,此批任氏遺珍定會得到藏家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