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俞致贞《双鸭》    3星级
俞致贞《双鸭》
作者:henansc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1924     更新时间:2012/7/10  文章录入:henansc

  中国的工笔花鸟画艺术源远流长。远至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商、周的青铜器上,战国的帛画上就可以追溯到它的来龙去脉。它“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与两宋”。千余年来,名家辈出,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明、清以来,由于文人花鸟画的兴起等原因,工笔花鸟画日渐式微。但近年来在中外文化交流的碰撞中在社会进步的潮流里,近现代工笔花鸟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著名画家陈之佛、于非闇、田世光、俞志贞等等,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俞致贞的工笔艺术很适合大众文化的消费需要,符合那个年代的气氛。那时大家对新生活信心无限,热情满怀,她用于非闇式的富丽精工去表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喜闻乐见的花鸟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美,并非生搬硬套照相机式的描绘,融入了他对生活独特的审美与感悟,留下了多样别致的艺术作品。

  《双鸭》是不多见的俞氏工笔题材作品,画面绘有两只鸭子,一只垂头梳理毛发,一只静静凝望着前方,画面安详静谧。身后是零散的草,岸边盛开着蒲公英。细看双鸭,俞老用细而硬挺的线条和饱满的弧线勾画了鸭嘴,嘴峰有厚度。翎毛虚入虚出,长短粗细都保持着一定规律, 井井有条。足部以双勾法描绘,并用笔的顿挫一笔点出骨节形象,准确传神。青草以墨笔勾勒填色,蒲公英也刻画得淋漓尽致。整幅画面动静交相辉映,设色雅逸超脱,线条稳重。俞老从勾线到分染,层层展开,一笔不苟。用线随物体的阴阳变化而变化,线条显示了充分的光感和立体感,体现了“阴粗阳细、阴浓阳淡”的基本法则,可谓是巧夺天工。画家在对麻鸭形象的描绘上达到了生动传神,尤其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此外,画家在对背景的描绘上也十分细腻,将池塘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观描绘出来,视觉效果极佳。

  纵观此作,俞致贞先生以严谨的线描勾勒物象形体,辅之反复多次分染的丰富的肌理底色,这是其对中国工笔花鸟画线形与色韵情致变化时所持的写实态度,更是对传统中国画工笔花鸟画创作表现的一种理想情境式的丰富,整个画面工整有致,色调和谐,意境深远。她的工笔画细腻之余,不失一种大方而开放的气度,更多了份女性的细腻与隽永,在视觉上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有一股平民化的单纯气息。俞氏花鸟在豪迈中可见婉约,直抵物象最简单的真实。她的创作面对生活的淡然与从容,不追逐浓脂艳翠,只寄情于闲花山禽,俞致贞的工笔花鸟画艺术,在一种单纯的创作行进式中,愈加接近了久违的文人意趣。

 

  • 上一篇文章: 傅抱石《细擘桃花掷流水》

  • 下一篇文章: 纸本水彩即将开拍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安阳多个考古项目发布...
     开封景龙门遗址发掘工...
     许昌新发现古文化遗址...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最新5篇推荐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