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刺骨寒风吹邮市    3星级
刺骨寒风吹邮市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2027     更新时间:2007/1/11  文章录入:思顿
近期,邮政消息可谓接连不断。先是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批复的公布,再有国家邮政管理局即将挂牌的消息,又有邮资大幅上调。在这些消息面前,邮市却是不容乐观。本来对年底邮市寄予厚望的邮人,面对目前大多数新邮价格下跌的行情,也显得一筹莫展。而在资深邮人看来,邮政体制改革,痛了邮政,痛在邮市,也痛了邮人。满目秋景满身痛,这邮市,还要不要再玩下去?许多参与者也如此感叹。
   
    邮政之痛在于邮政体制的改革。改革的实质是邮政监管机构和邮政公司分开。虽只是一个小小的“分”字,但对于邮政系统,却是旧格局与新体制的重大变化。目前国家邮政管理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已经尘埃落定,近期可望分别正式挂牌亮相。但新组建的管理局和公司究竟会如何运作?邮人普遍关心的邮票发行权究竟归谁?这种种疑惑依然萦绕在邮人心头。这种疑惑转嫁到邮市上,便是邮人观望、邮市行情低迷的现状。所以说,邮政之痛给邮市带来了痛苦,这种痛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邮政资费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说调整就调整了,而且调整的幅度高达50%。官方解释十分明确,邮资调整的目的就是“为理顺邮政资费结构,缓解邮政行业经营困难,促进邮政行业发展和邮政体制改革的深化。”
   
    对于邮市,邮资调整本是件好事,1990年和1996年的两次邮资调整,先后引发了1991年和1997年几乎是“波澜壮阔”的大行情。此次邮资调整,按常理,邮市也应该有些呼应,多少也会向上走一走。但非常遗憾,市场不涨反跌,就连敏感度最强的高面值邮票也没有任何变化。为什么?邮市之痛,在于集邮者情绪的抵触。因为邮资调整,对于集邮者而言,在没有得到任何服务的情况下,却每年要付出高出50%的投入。
   
    其二,2007年新邮预订的时间因邮资调整较往年有所推迟,但看其出台的方法,依旧是照葫芦画瓢,没有任何变化。官方介绍倒是有声有色,洋洋洒洒列出了其中的8大变化。但细心研究,却无法从中看到任何变动,最起码看不到鼓舞人心的变动。
   
    新邮预订是邮票发行部门最原始的一着棋,在信息开放、市场开放、交易开放的时代,还试图以计划经济的模式套住集邮者,自然不仅不会产生积极效果,反而还会把集邮者越推越远。发行方坚守新邮预订,集邮人拒绝预订新邮,新邮寻求不到沉淀渠道,不得已,只好以打折形式贱卖。如此循环,邮市又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而这种痛苦在今年的新邮预订上则表现到了极致。
   
    其三,往年的新邮预订期,邮市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扬行情。因为要吸引来年的新邮预订者,邮票发行部门会动尽脑筋,想方设法把市场激活。今年由于邮政体制改革,发行方似乎顾不到这上面来。相比较而言,新邮预订只是年度工作,是“小芝麻”。而政企分开,是邮政长远之大事,是“大西瓜”。丢点小芝麻,无关紧要,而西瓜一松手,落到地上,就会摔成了无法收拾的烂西瓜。邮政之痛,对市场阶段性不作为带来了相应的痛苦。
   
    邮政之痛以体制变动来表现,邮市之痛以行情下滑来描述。11月中旬10天,人气平平淡淡,市场平平淡淡,成交平平淡淡,行情也平平淡淡。想从中找到一些亮点,真是难于上青天。前期在市场表现相对火热的“奥运”系列,无论是不干胶系列,还是“会徽”和“吉祥物”,价格上都没有变化,成交也只能用“稀薄”二字来形容
  • 上一篇文章: 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回顾——输出易引进难?

  • 下一篇文章: 中国文化在西方的登堂入室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安阳多个考古项目发布...
     开封景龙门遗址发掘工...
     许昌新发现古文化遗址...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最新5篇推荐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