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史等,吴(今江苏苏州)趋里人。人们大多从戏剧故事中领略了他的不少风流韵事,以为他似乎活得十分洒脱、享乐,其实他一生屡受挫折,郁郁寡欢,最终54岁早逝。他和文徵明同一年生,与文徵明少年时的迟钝相反,唐寅却是自幼聪敏机灵。文徵明27年中考了10次乡试,都名落孙山;而唐寅29岁开始应乡试,却一举博得第一名解元,声名远布。第二年赴京会试,不想卷入科场舞弊案,被株连入狱,革去功名。这对他无异是极大的打击。前途无望,妻子离异,他变得自暴自弃,开始沉湎声色,放荡不羁,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但他心犹未死,游历四方,等待时机。正德九年(1514),江西宁王朱宸濠遣人四方网罗人才,文徵明拒绝了,但唐寅却去了。半年多后,唐寅还是看清了朱的蓄谋叛逆之心。于是佯装痴狂,终被遣归。从此似乎看破了红尘,皈依佛教,自号“六如居士”(如梦、幻、泡、影、露、电)。虽然被后人评为“明四家”之一,但他的画,却远不如文徵明那么受追捧,生活清苦,但他仍放纵声色,不多年也就在凄楚孤苦中去世。而文徵明比他多活了36年,桃李满天下,俨然吴门画派的领袖。
唐寅早年学画于周臣,周臣画风偏于宋人一路,而唐寅则博采众长,在宋人面目中融入文人画的内涵,成就在周臣之上。有时求画的人多了,他就请周臣代笔。旁观者奇怪,周臣倒坦然:“但少唐生三千卷书耳。”
《杏花仕女图》纸本设色 纵142厘米,横60厘米,现藏沈阳博物馆藏。